您好,欢迎访问402cc永利安全线路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与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来公司作学术讲座
作者:文/张永欢 图/李凯帆 张永欢;      发布时间:2020-12-03      

12月1日上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驻院研究员郑传寅教授应邀莅临公司,为公司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悲剧形态的多样性”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逸夫楼A2014举行,由安鲜红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安老师简要介绍了郑教授的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深切表达了她对郑教授为人为学境界之高的崇拜和尊敬。安老师提到,郑教授虽已至古稀之年,但学术热情丝毫不减,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是值得我们青年一辈学习的榜样。

伴随着师生热烈的掌声,郑教授开始将自己与戏剧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1965年,郑教授考上武汉大学,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随着深入学习,他对戏剧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提到,戏剧文化圈包括基督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他研究中国戏剧的念头是从对世界戏剧包括欧美戏剧、日本戏剧、东南亚戏剧和泰国戏剧的关注中得来的。当今,获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大多与戏剧有关,这一点足以证明戏剧研究的重要性。本次讲座,郑教授依次从“悲剧”一词的三重含义、悲剧概念的引进、何为悲剧以及中国古代戏剧中有无悲剧性等方面做了详细分享。

什么是悲剧?这里指的是与喜剧相对应的一种戏剧形式。从审美形态出发,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别,这一分类始于公元前6世纪后期的古希腊,此后悲剧与喜剧成为西方美学、戏剧学的重要理论范畴,也是西方剧坛的基本格局。悲剧概念的引进,最初是从日本翻译出版的英语词典《韦伯斯特氏新刊大辞书和译字汇》中的“tragedy”的译法“悲剧”来的,即“悲哀的演剧”,“悲哀可怜情节的演剧”。实际上,这一概念是对“tragedy”的一种误读,对后来悲剧概念传入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同时奠定了中国悲剧的一大特点。与中国人的理解截然不同的是,古希腊的悲剧并不强调以观众的眼泪为目标,并非“悲哀可怜”的意思。郑教授提到,“悲剧”一词真正从大陆出现,是在1903年的“党人碑”。而对于悲剧理论的总结,他认为黑格尔的观点比较准确。他还从王国维对悲剧一词的理解,鲁迅、胡适、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和德国哥沙尔等国内外学者对悲剧的研究方面,论述了西方悲剧的单一性特点,回答了中国古代戏剧有无悲剧性这一依然存疑的论题。

另外,郑教授从何为悲剧、悲剧人物、悲剧结构和悲剧快感等层面,讲述并分析了《俄狄浦斯王》、《奥赛罗》等典型的高悲剧和悲喜剧要素相结合的中国古代戏剧故事,如《窦娥冤》、《榆树下的欲望》、《雷雨》等有别于古代悲剧形态和结构的现代悲剧以及用喜剧手法传达悲剧性体验的荒诞剧《等待戈多》。

讲座尾声,在座师生踊跃提问。郑教授回答了大家对于中国悲剧中为何既有悲剧因素也有喜剧因素,而西方悲剧则只有悲剧因素产生的问题。郑教授指出,中国人的思维具有整体性特点,西方人的思维具有分析性特点,两者审美观也不同。中国人从老子、孔孟开始,就认为美是相辅相成的,强调不同成分之间相互吸引,相反的成分未必互相抵消,单一的是不美的。我们向来欣赏综合之美,认为综合之美才是有生命力的。既有悲剧又有喜剧的特点,在东方悲剧作品中尤为明显;而西方悲剧作品之所以悲是悲、喜是喜,与他们航海业发达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们强调冲突,我们偏爱和谐。

专家简介:

郑传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经理、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现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驻院研究员、武汉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有《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中国戏曲》《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郑传寅卷》《中国戏曲史》(教育部“马工程”教材,主编)《欧洲戏剧史》(与人合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在海内外出版。最近出版了六卷本的《郑传寅文集》。